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七言滑州新修东园(原缺,据四库本补) 其二 北宋 · 沈遘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辅为藩自昔优,使君深壮称公侯。
楼台重拂前人记(自注:园中楼台多贾魏公李卫公所折造。),池圃更新此日游。
比岁丰和多恺乐,乘春临赏几迟留。
使君诗藻无穷思,宾席谁堪奉唱酬。
议华夷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
议天下之大势者。滞而拘古。
必曰固于德。刚而简谋。
必曰弭于威。是皆不足扼阽危之机也。
必济德于谋。济谋于险。
庶几可以寿宗社之数矣。前古迂儒瞆耳。
援据滋惑。不能中今之急病。
而近朝有心于经制者。杜司徒之治道。
安邑之地志。元中书之安边。
不谓不驰骋于古今成败之数也。唯贾仆射耽并包华夷。
绵络山川。披图摘要。
繁而不瘠。可谓勤而至精者矣。
虽然。量力救时。
当置远荒于度外。国史事有追惜而不可形于纪述者。
或关防战而不守。或控制议而不行。
或食廪弃而不保。利害之效。
可见于斯。愚是以玩而不厌也。
虽失之已久。得不虑哉。
华夷图记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
辨于微而能制之者。势也。
审乎要而能备之者。险也。
势所以决用奇之智。险所以济经久之谋。
虽英豪复生。亦毋以易此论也。
愚中外家世究天人之际。而不肖者更□文自喜。
不能屈已以救时。他日虽苟行。
亦不可屈已。失之机矣。
苟危极而变。当寄之后生者耳。
煨烬所残。尚存贾仆射耽方域之志。
披图校验。成败可知。
以是恳恳未能默巳。千载之下。
必有知吾言不昧者。司空氏寮鹤亭记。
进守令图表(一)1088年2月18日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五、《长兴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臣某言:臣先准熙宁九年八月八日中书劄子,奉圣旨编脩《天下州县图》。
今年二月十八日尚书省批状,许令投进者。
揽提封于堂上,徒尽謏闻;
措方舆于日中,愧非良史。
臣某中谢。)窃以汉得关中之籍,始尽天下之险夷;
周建主方之官,务同万民之弊利。
文不备则不足资实用,事不核则无以待有为。
遍稽宇内之书,参更四方之论。
该备六体,略稽前世之旧闻;
离合九州,兼收古人之馀意。
四海可以隃度,率土聚于此书。
仅欲终篇,适缘罪去。
出守封疆者再闰,流落江湖者七年。
每行抱于遗编,幸终尘于乙览。
伏惟皇帝陛下道充八极,恩溥万邦。
仁智信武之民,翕归于禹贡;
昧任侏离之乐,并趋于舜方。
掩跻圣之九围,总云师之二监。
使百世有所询考,岂片言可以形容。
上愧充国之金城,无裨庙略;
远迹贾耽之陇右,粗纪方闻。
今画《守令图》,并以二寸折百里,其间道路迂直,山川隔碍处,各随事准折。
内废置郡县,开拓边境,移徙河渠,并据臣在职日已到文案为定。
后来系臣罢职,别无图籍。
修立大图一轴,高一丈二尺,广一丈,小图一轴,诸路图一十八轴,并用黄绫装缥;
副本二十轴,用紫绫装缥。
谨随表上进以闻。
林氏字源编小说序 五代 · 林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长兴二年岁在戊子
时年三十有五。
疾病踰时。
閒坐思书之点画。
莫知所以。
乃搜阅今古篆隶。
始见源由。
旋观近代以来。
篆隶多失。
始则茫乎不知。
终则惜其错误。
欲求端正。
将示同人。
病间有事。
其志不遂。
至明德二年乙未复病。
迄于丁酉冬不瘳。
病中无事。
得遂前志。
大理少卿赵崇祚讨论。
成一家之书。
孔安国尚书序云。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始画八卦。
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
贾耽滑州时。
作偏傍字源序云。
降及夏殷周。
通谓之古文。
宣王太史史籀
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小异。
七国分裂。
篆与古文。
随其所尚。
始皇兼并海内。
丞相李斯遂收拾遗逸。
苍颉七章。
车府令赵高作爰历七章。
太史胡母敬作博学七章。
并约籀文。
篆体转工。
世即谓之小篆。
属秦滋烦。
人趋简易。
故军正程邈变古文大小篆作隶书。
然书之所兴。
莫定何代。
隶之所起。
始自秦时
篆者取虫篆之形。
隶者便徒隶之用。
汉初有书师。
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
教于乡里。
平帝元始中
徵通书会京师者百有馀人。
方立小学之科。
扬雄采掇其可用者。
作训纂八十九章。
东汉班固
加十三章。
共一百二章二千一百二十字。
虽偫书并载。
而目录不分。
太尉祭酒许慎
取其形类。
作偏傍条例十五卷。
名之曰说文。
颇有遗漏。
吕忱又作字林五卷。
以补其阙。
三国之后。
历晋魏陈隋。
书甚行。
篆书殆将泯灭。
唐将作少监李阳冰
就许氏说文复加刊正。
作三十卷。
今之所行者是也。
其时复于说文篆字下。
便以隶书照之。
名曰字统。
开元中
以隶体不定。
复于隶书字统下录篆文。
作四十卷。
名曰开元文字。
自此隶体始定矣。
兼改古文尚书及无平不陂字。
即其类也。
先已有九经音义。
及切韵玉篇行焉。
大历中
司业张参作五经文字三卷。
一百六十部。
其序略云。
以类相从。
务以易了。
不必旧诀。
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
虽切于时。
略不集录。
以明为经不为字也。
开成中
唐元度以五经文字有所不载。
复作新加九经字样一卷。
凡七十六部。
其序略云。
有偏傍上下本所无者。
纂为杂辨部以统之。
然九经所有之字。
即加训切。
况是隶书。
莫知篆意。
其字注解。
或云说文者。
即前来两说也。
或云石经者。
蔡邕于国学所立石经也。
或云隶省者。
即隶减也。
唐立石经。
蔡邕之故事也。
周礼。
保氏掌养国子以道。
教之六书。
谓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
六者造字之本也。
篆虽一体。
而隶变数般。
篆隶即兴。
讹舛相错。
非究于篆。
无由晓隶。
六书者。
非止著一意而属一字。
一字之内
有占六书二三四者。
大都造字皆包含六意。
字有正者倒者。
横而在上中下者。
竖而在左右中者。
向者背者。
并者重者。
顺者逆者。
左者右者。
俯者仰者。
横坼而里别字者
竖开而夹别字者
一字成者
有全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合成者。
有省二字三字四字合成者。
隶书有不抛篆者。
有全违篆者。
有减篆者。
有添篆者。
有篆隶同文者。
在篆体则可辨。
变隶体则多有义异而文同。
篆亦有之。
今悉解之于后文。
此不同例。
俗有隶书赋者。
假托许慎为名。
颇乖经史。
据颜氏家训云。
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为。
大误时俗。
吾家子孙。
不得收写。
又有古今隶书端字决疑赋。
更不经于隶书赋。
当今之世。
不可学之。
又有下作子为学。
更旁作生为苏。
凡数十百字。
谓之野书。
唐有敕文。
明加禁断。
今往往见之。
亦不可辄学。
颜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
每一字作三般。
即注云。
上正中通下俗。
既合标题。
合有褒贬。
全无与夺。
亦无取焉。
其道书鬼书天篆章草八分飞白破体行书。
无益于字。
此亦不录。
篆隶有笔力遒健。
字势妍丽。
乃意巧之人。
临文改易。
或参差之。
长短之。
屈曲之。
拗捩之。
务于奇怪。
以媚一时。
后习之人。
性有利钝。
致与元篆隶不同。
盖病由此起。
今之学者。
但能明知八法。
洞晓六书。
道理既全。
体格自贵。
亦何必踵欧虞褚之惑乱哉。
罕今所篆者。
则取李阳冰重定说文。
所隶者。
则取开元文字。
虽知鲁钝。
不失源流。
所贵讲说皆有依凭。
点画自无差误。
杜征南注左氏春秋。
以经杂传。
谓之集解。
何都尉论语序云。
今集诸家之善。
亦谓之集解。
罕以隶书解于篆字之下。
故效之亦曰集解。
今以说文浩大。
备载偫言。
卷轴烦多。
卒难寻究。
翻致懵乱。
莫知指归。
是以剪截浮辞。
撮其机要。
于偏傍五百四十一字。
各随字训释。
或有字关起字者。
省而难辨者。
须见篆方晓隶者。
虽在注中。
亦先篆后隶。
各随所部。
载而明之。
其馀形声易会。
不关造字者
则略而不论。
其篆文下及注中易字。
便以隶书为音。
如稍难者。
则纽以四声。
四声不足。
乃加切韵。
使学者简而易从。
涣然冰释。
于说文中已十得其八九矣。
名之曰林氏字源编小说。
古人穷困湮厄而述作兴。
罕也卧疾数年。
饱食终日。
思有开悟。
贻厥将来。
非欲独藏私家。
实冀遍之天下。
乃手书刻石。
期以不朽。
一免传写之误。
二免翰墨之劳。
或有索之。
易为脱本。
审篆隶无纤毫之失。
质人神无愧耻之心。
古今所疑。
坦然明白。
如其漏略。
以俟君子。
太平寰宇记序 唐末宋初 · 乐史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臣闻四海同风,九州共贯。
若非圣人握机蹈杼,织成天下,何以逮此?
自唐之季,率土缠兵,裂水界山,窥王盗帝。
至于五代,环五十年,虽奄有中原,而未家六合。
不有所废,其何以兴?
祖龙为炎汉之梯,独夫启成周之路。
皇天骏命,开我宋朝
太祖以握斗步天,扫荆蛮而斡吴、蜀;
陛下以呵雷叱电,荡闽越而缚并汾。
自是五帝之封区,三皇之文轨,重归正朔,不亦盛乎!
有以见皇王之道全,开辟之功大。
其如图籍之府,未修郡县之书,何以颂万国之一君,表千年之一圣?
眷言阙典,过在史官
虽则贾耽有《十道述》,元和有《郡国志》,不独编修太简,抑且朝代不同。
加以从梁至周,郡邑割据,更名易地暮四朝三
臣今沿波讨源,穷本知末,不量浅学,撰成《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并目录二卷。
起自河南,周于海外。
至若贾耽之漏落,吉甫之阙遗,此尽收焉。
万里山河,四方险阻,攻守利害,沿袭根源,伸纸未穷,森然在目。
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图籍机权,莫先于此。
臣职居馆殿,志在坤舆,辄撰此书,冀闻天听。
诚惭浅略,仰冒宸严。
谨上。
朝奉郎太常博士直史馆、赐绯鱼袋臣乐史
按:《太平寰宇记补阙》卷首,古逸丛书本。
水调歌头 撷花十八 北宋 · 曾布
义城元靖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
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
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
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
至今乐府歌咏。
流入管弦声。
吴郡图经续记序元丰七年九月 北宋 · 朱长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乐圃馀稿》卷七、《吴郡图经续记》卷首、《吴都文粹》续集卷一
方志之学,先儒所重,故朱赣《风俗》之条,顾野王《舆地》之记,贾耽《十道》之录,称于前史。
盖圣贤不出户知天下,矧居是邦,而可懵于古今哉!
按,《唐六典》:职方氏掌天下之地图。
凡地图,命郡府三年一造,与版籍偕上省。
圣朝因之,有闰年之制。
盖城邑有迁改,政事有损益,户口有登降,不可以不察也。
吴为古郡,其图志相传固久。
大中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其详略盖系乎其人,而诸公刊修者立类例,据所录而删撮之也。
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文不得不简,故陈迹异闻,艰于具载。
祥符至今,逾七十年矣,其间近事未有纪述也。
元丰初朝请大夫临淄晏公出守是邦。
公乃故相国元献公之子,好古博学,世济其美。
尝顾敝庐,语长文曰:「吴中遗事与古今文章湮落不收,今欲缀缉,而吾所善练定以谓唯子能为之也」。
长文自念屏迹陋巷,未尝出庭户,于访求为艰。
而练君道晏公意,屡见趣勉。
于是参考载籍,探摭旧闻,作《图经续记》三卷。
凡《图经》已备者不录。
素所未知,则阙如也。
会晏公罢郡,乃藏于家。
太守朝议大夫武宁章公治郡三年,以政最,被命再任。
比因临长文所居,谓曰:「闻子尝为《图经续记》矣,余愿观焉」。
于是稍加润饰,缮写以献,置诸郡府,用备咨阅。
固可以质疑滞,根利病,资议论,不为虚语也。
方圣上睿谟神烈,声教光被,四海出日,罔不率俾,广地开境,增为郡县。
傥或申命方州,更定图籍,则此书庶几有取也。
事有缺略,犹当刊补。
其古今文章,别为《吴门总集》云。
元丰七年九月十五日,州民、前许州司户参军朱长文上。
谢舍人新居置酒邀少司寇诸编修锦祝舍人维诰王舍人又曾周孝廉翼洙编修汪孝廉孟鋗仲鈖姚吉士晋锡梁水部敦书过法源寺海棠各赋长篇载以雨阻不至续赋奉简壬申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十三
东风万里不可收,海棠唤我城南游。
道花颇忆贾元靖,题诗要赚苏黄州
雨萧萧,泥滑滑。
马脱缰,车回辖。
路遥却减少年狂,阖户褰帘独愁杀。
谢家酒香古寺东,寺门蝴蝶飞溟濛。
去年花少今年更,难得诸君著屐同。
缃云绛雪茶烟处,闻道非花复非雾。
白发禁春老侍郎,碧笺罩影先成句。
摘戴宁烦素手来,绣看莫付罗裙去。
人方半醉惜欢娱,花拥全身未迟暮。
脉脉兮盈盈,无情兮有情。
安得如来佛面如满月,满月照花花放明。
迦叶暨天女,一笑撒万英
我击腰鼓吹玉笙
一花歌一曲,一曲倒一觥。
贾耽太原少尹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二
敕。
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河东支度判官上柱国赐绯鱼袋贾耽
燕赵瑰奇之士。
儒雅之才。
循良秉懿。
冲用经远。
著安边之上策。
佐分阃之中权。
行达理体。
精详法度。
论兵契要。
先务于止戈。
馈运惟艰。
且闻于足食。
累书嘉绩。
备洽令猷。
素推兼济之能。
允叶至公之举。
固可以贰其尹正
副我保釐。
俾参台阁之宠。
仍赐采章之命。
检校尚书膳部员外郎太原尹侍御史充北都副留守河东支度副使
赐紫金鱼袋。
散官勋如故。
说文字源序 唐 · 贾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庖牺氏观鸟兽之文。象形指事。
作书契以代结绳。降及夏殷周。
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
著大篆十五篇。古文小异。
七国分裂。篆与古文。
随其所尚。始皇兼并海内。
丞相李斯仓颉七章。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六章。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七章。并约籀文。
而篆体转工。即世谓之小篆。
后发卒理狱兹多。吏趍省易。
隶书出焉。汉兴
书师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教闾里。
平帝元始中。徵通小学京师者百有馀人。
扬雄采掇其可用者。作训纂八十九章。
除其重复。东汉班固
加十三章。共一百二章。
六千一百二十字。偫书所载略备。
三国后。隶书盛行。
古文篆籀寖微矣。历晋魏周隋宋齐梁陈。
通篆籀者日寡。惟碑颂之额。
时睹数字。仍十中八九。
检文题之。国家成均六馆。
书居其一。学者粗纪画点。
鲜造精微。至德后。
方事之殷。乡吏富家。
咸俯拾青紫。郡邑髦楚。
不复积功于六萟。惟赵郡李阳冰
神假篆法。上邻李斯
时人获之。悉藏箧笥。
大历中。篆故李司徒新驿记于东厅之门右。
笔法古淡。识者宗师。
犹子检校祠部员外郎腾。能嗣其业。
每叹隶书转讹。难究会意。
篆体如正。方辨发源。
小学中独许慎说文最为首出。目录五百四十言。
众字之根。若能研虑于中。
则圣人之旨趣。可得而知。
因请腾继世父之妙。书坯山之石。
藉其久。垂示将来。
兹亭控白马之古津。实皇华之都会。
流传模写。以俟君子。
左仆射贾耽神道碑 中唐 · 郑馀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八
公讳字敦诗
其先长乐人也。七代祖元楷
葛荣之乱避地。始徙家于浮阳
隋开皇中。改浮阳清池
今为清池人也。烈祖远则。
德州长河。祖知义。
沁州沁源主簿。赠扬州大都督
考炎之。赠尚书左仆射
皆才光道溢。器位非偶。
积善有遂。钟于公。
天宝十载明经高第。乾元中贝州临清尉。
州县之职。与公非宜。
兵戈甫兴。时不韬才。
公诣阙献书。授绛州太平
太原节度王思礼察公器重识高。涵泳万顷。
度支判官。转试左骁卫兵曹
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职并如故。
遂迁检校部员外郎太原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仍赐金章紫绶。
就加检校礼部郎中。凡历数使。
宾待益重。奇才愈茂。
宏器日彰。天下士君子推公为栋梁。
汾州刺史。在郡七年。
憯怛之爱。忠利之教。
序四器。导五常。
百姓日用而不知。熙然致于仁寿
乌足语其琐细欤。徵拜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通夷狄之情。序宾客之位。
其有素矣。是岁拜梁州刺史御史中丞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
朝议大夫封广川男
守臣梁崇义。恃汉水岘山之险。
负固倔强。公受诏领麾下沿江东讨。
均州屯谷城
所向皆捷。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上以慎理军旅。以信夷夏。
边封谧清。而百姓宴安。
是时故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国郧公震洎邠宁节度使张仆射献甫。或为部刺史
或为都将。皆雄毅宏达。
常流不及。忌能飞语。
危疑是惧。军帅之例。
罕有全度。公前推信诚。
中发坦荡。咸以事晓。
加之慰荐。竟垂忠勋。
兼佩将相。引张推毂受脤。
微公之恢朗洞识。二人曷能臻欤。
在镇三年。迁检校工部尚书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
李希烈乱常。朝廷致诛。
诏公为司徒梁公勉招讨副使。以公懿德瑰姿。
不宜为副。寇难未平。
徵拜工部尚书。职崇喉舌。
望允台鼎。俄以本官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畿汝州都防禦使
又加东都畿汝邓州防禦观察使。旧例居守不出王城。
公以射艺绝伦。气横秋霜。
德宗知公信在言前。优诏特许薄狩郊甸。
允所谓圭璋特达之德也。迁检校尚书右仆射
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属有邻师。
戍兵护边。鱼服鹖冠。
异军三千。公弛柝罢警。
门闼洞开。虑其未安。
重延廊庑。坦易信诚。
挺出今古。海渟山峙。
茫茫屹屹。培塿畎浍。
安得不服其洪涛峻峤欤。凡更四镇。
践履如一。寻以风疾。
恳形封章。御札名方与十全之医驰赐。
不允陈让。俄而获瘳。
贞元九年入觐。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廷为之宝。岩廊为之重。
天下以之信向。蛮夷以之怀来。
金紫光禄大夫。转左仆射
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
依前左仆射平章事。遂婴风疾。
四表陈让。不俞朝旨。
御医盈门。中使填路。
呜呼。有盛衰也。
有昼夜也。聚散之理常也。
死生之变大也。愚智同尘。
贤不肖共辙。孰能究之哉。
公为御史。先府君追赠太子中允
先夫人鞠氏赠东莱县太君。归本郡迁葬。
乡邦荣之。先府君累赠尚书左仆射
太君齐国太夫人。祖赠扬州大都督
祖妣崔氏累赠博陵郡太夫人。庙貌观德。
丰碑纪烈。奉君亲而载劬。
启手足而免夫。始卒之道。
侯其韪而。以永贞元年十月一日
薨于长安光福里之私第。享年七十六。
辍朝四日。再赠太傅
鸿胪卿浑鍊持节。备赙绢一千匹。
米粟一千石。诏葬长安阳原
夫人赠扶风郡夫人武功苏氏。驾部郎中守忠之孙。
处士珣之女。先公二十五年而殁。
至是而合葬焉。秉周礼也。
长子畴。太常寺协律郎
凋于青春。次子疄。
太子议郎。少子㽥。
京兆府参军。公好古。
汾州时。于戒行尼寺家童院得西河王司马斌碑。
太康中尚书郎索靖八分书。翳荟芜秽之下。
字可辨者犹存大半。有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之语。
公再建于寺殿之前。为尚书时。
魏怀郑汴。军声未辑。
诏公宣遏。而两家之难解。
抑推君命。且曰服宽信也。
公玩习经籍。老而不倦。
九流百氏。靡不该览。
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
历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
关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
道程疏密之准。要荒享献之数。
聚米画沙。成于指掌。
矧夫丹青神化。缣缃纂述。
数十年来。西戎陷我河湟。
其图籍志录。泯绝散落。
非公强力精专。蹂𨈆贯穿。
靡书不探。虽贱必访。
则自汧龙而西。传疑唱谬。
纷纷不已。已化为草昧。
天意若曰降公之聪达精博。拯厥将坠欤。
兴元元年。诏公撰国图。
贞元十四年。先献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
又撰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共四卷。
优诏褒异。赐马一匹。
银器数事。锦䌽三百匹。
十四年冬。撰海内华夷图成。
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贞元十道录四卷。
赐马两匹。银器数事。
锦䌽五百匹。又内出银榼二。
盖殊渥也。于戏。
渤海左涌。洪河前激。
泱漭其地气。必将有以孕育哲圣。
谟明盛时。为纪为纲。
为栋为梁。体贰为仁。
万夫之望。岂特河海地理云乎哉。
亦将上动昭回。下降星精。
为忠为孝。为聪为明。
为君子为宏器。公有大度容物也。
浩无津涯。而恪慎竞畏。
不有怠也。有明哲保身也。
孰云肯綮。而端方肃祗。
未尝离也。公奉亲以孝。
事主以忠。待天下以信。
博识以强力。廉隅以砥砺。
居台座十三年。秉戎律四镇垂十五年。
产不过中人。日给有不暇之意。
非夫脱落尘机。翱翔青冥。
孰能然哉。夫郤縠之说礼乐敦诗书。
祭遵虽在军旅不忘俎豆。邴吉之不过污丞相车茵。
刘宽之无烂汝手。叔度之涯涘。
元阳之不伐。卫玠之理遣情恕。
公咸颉颃恢博。得其兼备者已。
公考求六艺。张弓挟矢。
允谓殊伦。连堕冥冥之羽。
双贯五采之翚。殪豮豖之兽。
图画歌咏。噫嘻君子多乎哉。
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
盛矣。著述有未就者。
殁有遗恨。疄等知公与馀庆有忘年之眷。
见托纪徽烈。俾鸿伐芬芳不歇。
表唐得贤臣之目焉。铭曰。
圆方既明。沦浑粹精。
辰耀腾溢。降为贤英。
郁郁魏公。薰然淑清。
脱落琐细。胸吞长鲸。
天宝之季。北尘荐起。
怀策上谒。言尘可止。
少年下位。事不行矣。
命官绛台。渥泽伊始。
车骑开府司空晋阳
萃贤扬幕。优游抑扬。
惟公耸然。落落堂堂。
偫议乃曰。允膺岩廊。
剖竹西河。众苏情结。
风俗丕变。载欣载悦。
六钧服猛。双鸿一发。
式是威武。洸洸烈烈。
入掌九宾。羽仪清都
四夷荒职。贡画地图。
帝曰汉中。实惟尔区。
廷授龙节。双旌硕儒。
推毂汉南。乃司冬官
保釐成周。白马登坛。
更践数镇。抚人以
或三四年。遂成胜残。
徵弼中枢。朝廷为实。
谋不外扬。功宣造膝。
与物宥过。意工言质。
天下日用。曷由窥室。
知命兮死生齐。列兮埏成蹊。
海胸兮浑浑浩浩。一指兮天和倪。
谬知言之重顾。铭乐石兮悽悽。
万物或几乎息兮。惟公德兮竟隮。
贾耽东都留守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河洛旧都。
时巡久旷。
命以居守
俾之保绥。
间者淮甸不宁。
汝坟屡警。
增置军府
作蕃王畿
职任既分。
威望非重。
思有总制
一其典刑。
爰资信臣。
往乂东夏
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魏国公贾耽
豁达贞方。
识通大体。
明九域山川之要。
究五方风俗之宜。
恒因物情。
以施教化。
所莅之郡。
蔼其休声。
李广之风。
人皆自便。
怀羊祜之德。
敌不敢侵。
自诚而明。
在久弥著。
分我忧寄。
实惟其人。
董制军师
安集疲瘵。
统禦都邑
握持纪纲。
懋昭厥猷。
无替朕命。
可守本官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留守东都汝州防禦观察等使判东都尚书省事
散官勋封如故。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诏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朕纂奉丕业。托于人上。
仁不被物。义不胜奸。
颂声蔑闻。暴乱连起。
叛臣希烈。窃据淮沂。
诚则彼夫无良。亦由朕之不德。
抚御之道。失之于初。
师旅一兴。绵联莫解。
服劳者从役不暇。受污者无路自新。
旱蝗相承。谷籴翔贵。
兵氓馁死。十室九空。
通邑化为邱墟。遗骸遍于原野。
每念于此。伤心涕流。
且自昔劳师。靡有不悔。
虞舜之圣。屈于苗人。
汉武之强。弊于戎虏。
矧乎德犹不逮。力或未全。
我其永怀。求巳自警。
乃者下哀痛之诏。布宽大之恩。
普天载新。殊死必宥。
然尚劳师旅。作捍边陲。
有累岁弃离家室。有经时不解甲冑。
忠虽为国。咎实在予。
君人若斯。宁不知愧。
赖节将士旅。一其诚心。
奋发武威。慎固疆宇。
远人思服。元恶就诛。
烝黎方致于安宁。役戍永期于休息。
懋官以旌善。锡宴以劳旋。
赏不踰时。式遵彝典。
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从一。宜与子孙一人五品正员官。
郑滑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李澄检校兵部尚书曲环检校户部尚书李皋御史大夫樊泽等。并与子孙一人七品正员官。
都防禦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贾耽都团练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卢元卿御史大夫张建封等。并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
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抱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纳
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滉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田绪
咸遣士旅。远赴行营。
同讨不庭。厥有成绩。
抱真宜并与子孙一人七品正员官。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
应与淮西接界州县本界镇守及诸道赴行营将士等。宜共赐物三十万端匹。
以充赏设。度支即约据界首及行营军额。
分配定数。逐便支送。
仍委本道都统节度防禦都团练使即条录功第名衔闻奏。并与甄叙。
其行营将士。仍各放归本道。
明加宣谕。令悉朕怀。
贾魏公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永贞元年岁次乙酉十月景申二十三日戊午
朝散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云骑尉权德舆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司空相国太傅魏国贾公之灵。
覆载之閒。
肖形必化。
惟令德淑问。
与天壤俱存。
伏惟以含一之量。
叶休嘉之运。
四征授律。
勋在盟府。
二揆居中。
宰政。
注意体国。
繄公是图。
始自黄绶。
至于元衮。
率由坦夷。
以极光大。
浩若溟海。
熙如春台。
归全之日。
朝野相吊。
穷雕戈金铉之宠。
可以言贵。
过悬车贰膳之年。
可以言寿。
中和博大之度。
可以言君子。
知命顺化之理。
可以言至人。
三朝告老。
终不得请。
法赙吊祠。
礼加常数。
鄙薄无似。
辱公之知。
奖进切劘。
逮兹一纪。
获居里闬。
亟践堂奥。
拔俗之韵。
忘年之欢。
疑在视听。
忽成今古。
呜呼魏公。
可胜恸耶。
洁此觞豆。
奠于冥漠。
髣髴风采。
公其降灵。
尚飨。
重修滑州公府大厅记天禧二年 宋 · 赵世长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
公府大厅,乃有唐开元中李邕任滑帅时所建。
去岁以秋霖大澍,瓦木多摧圮。
至于春初,洪河水落,后卒罢归,揆日鸠工,重议脩建。
于梁之上得墨记,亦邕之词而手自书也。
其词云:「大厦中搆,山圪云斗。
黄河畎浍,太行培塿。
整庶宣风,缉戎备寇。
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明皇《送李邕赴镇诗》,又有大历中御制《送霍国公令狐彰诗》,洎大中年邕之令孙种亦持节兹土者,陈述盛事之诗,悉勒诸贞石。
或存彼坏垣,或得于粪壤,再命刻饬,词藻如新。
各安于厅之四壁,冀垂之不朽耳。
夫列土之制,莫大乎藩阃也;
宣化之地,莫先乎厅事也。
且滑台临白马之律,乃汉家东郡,通苍龙之阙,为皇朝北门。
世长权牧于兹,荐经岁序,爰稽必葺之义,聿崇可久之规。
不劳民,不踰月,而厥功告毕,以新易旧,小有可观。
厅之后仍创东西二阁,以延使车。
厅之中树大屏,命东川布衣白居实绘之以竹鹤。
居实丹青之妙,亦一时之绝者也。
厅之左右挟别开二室,左则致贾耽相公遗像之龛,右则安杜宗本太尉刻经之石。
总而言之,颇谓宏矣。
此则守诏条,亲政事,奉宾客,肃礼容之所也,岂徒取壮观于郡署而已哉!
后之来者临是郡,登是厅,无因循乎茍完,而日就颓弊焉耳。
直书其事,用纪岁月云。
时宋天禧二年岁次戊午仲春下浣日记。
按:正德《大名府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又见乾隆《卫辉府志》卷四五,民国《重修滑县志》卷五。
顺宗实录(起二月三月 其二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
二月甲子
上御丹凤门
大赦天下。
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昧爽已前。
大辟已下。
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原之。
诸色人中。
有材行兼茂。
明于理体者。
经术精深
可为师法者。
达于吏理
可使从政者。
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
其在外者。
长吏精加访择
具名闻奏。
仍优礼发遣。
旧事。
宫中有要市外物。
令官吏主之。
与人为市。
随给其直。
贞元末
宦者为使。
抑买人物。
稍不如本估。
末年不复行文书
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
阅人所卖物。
但称宫市
即敛手付与。
真伪不复可辨。
无敢问所从来。
其论价之高下者。
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
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
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
而实夺之。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
宦者宫市取之。
才与绢数尺。
又就索门户
仍邀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
以所得绢付之。
不肯受。
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
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
不取直而归。
汝尚不肯。
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
诏黜此宦者
而赐农夫绢十匹。
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谏官御史数奏疏谏。
不听。
上初登位。
禁之。
至大赦。
又明禁。
贞元中要乳母。
皆令选寺观婢以充之。
而给与其直。
例多不中选
寺观次当出者。
卖产业割与地买之。
贵有姿貌者以进。
其徒苦之。
至是亦禁焉。
贞元末
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
皆为暴横。
以取钱物。
至有张罗网于门。
不许人出入者。
或有张井上者。
使不得汲水。
近之。
辄曰。
汝惊供奉鸟雀。
痛殴之。
出钱物求谢。
乃去。
或相聚饮食于肆。
醉饱而去。
卖者或不知。
就索其直。
多被殴骂。
或时留蛇一囊为质。
曰。
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
今留付汝。
幸善饲之。
勿令饥渴
卖者愧谢求哀。
乃携而去。
上在春宫时。
则知其弊。
常欲奏禁之。
至即位。
遂推而行之。
人情大悦。
乙丑
盐铁使进献。
旧盐铁钱物。
悉入正库
一助经费
其后主此务者。
稍以时市珍玩时新物充进献。
以求恩泽。
其后益甚。
岁进钱物。
谓之羡馀
经入益少。
至贞元末遂月有献焉。
谓之月进
至是乃罢。
右金吾将军中丞田景度持节告哀于吐蕃
库部员外熊执易为副。
兵部郎中中丞元季方告哀于新罗
且册立新罗嗣王
主客员外郎殿中监马于为副。
三月庚午朔
出后宫三百人。
辛未
翰林待诏王伾翰林学士
壬申
以故相抚州别驾姜公辅吉州刺史
户部侍郎判度支汀州别驾苏弁忠州刺史
追故相忠州刺史陆贽郴州别驾郑馀庆京兆尹杭州刺史韩皋谏议大夫道州刺史阳城京师
德宗自贞元十年已后。
不复有赦令。
左降官虽有名德才望。
微过忤旨谴逐者。
一去皆不复叙用。
至是人情大悦。
陆贽阳城皆未闻追诏
而卒于迁所
士君子惜之。
癸酉
出后宫并教坊女妓六百人。
听其亲戚迎于九仙门。
百姓相聚欢呼大喜。
景戌
诏曰。
检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检校司徒平章事
度支盐铁使
以浙西观察李锜为浙西节度检校刑部尚书
徐州军额曰武宁
制曰。
朕新委元臣。
综釐重务。
爰求贰职。
固在能臣
起居舍人王叔文
精识瑰材。
寡徒少欲。
质直无隐。
沈深有谋。
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
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
凡所询访
皆合大猷。
宜继前劳。
伫光新命
度支盐铁副使
依前翰林学士
本官赐如故。
叔文既专内外之政。
与其党谋曰。
判度支
则国赋在手。
可以厚结诸用事人。
取兵士心。
以固其权。
骤使重职。
人心不服。
杜佑雅有会计之名。
位重而务自全。
易可制。
故先令主其名。
而除之为副以专之。
户部尚书判度支王绍兵部尚书
吏部郎中李鄘御史中丞
武元衡左庶子
叔文党数人。
贞元末已为御史在台。
元衡中丞
薄其人。
待之卤莽。
皆有所憾。
叔文又以元衡风宪
欲使附己。
使其党诱以权利。
元衡不为之动。
叔文怒。
故有所授。
庚寅。
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事贾耽检校司空左仆射
门下侍郎平章事郑珣瑜可守吏部尚书
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可守刑部尚书
尚书左丞平章事韦执谊可守中书侍郎
并依前平章事
癸巳。
诏曰。
万国之本。
属在元良
主器之重。
归于长子。
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
古之制也。
广陵王某。
孝友温恭。
慈仁忠恕。
博厚以容物
宽明而爱人。
祗服训词。
言皆合雅。
讲求典学
礼必从师。
居有令闻。
动无违德。
朕获缵丕绪。
祗若大猷。
惟怀永图。
用建储贰
承宗
以奉粢盛。
爰举旧章。
俾膺茂典。
宜册为皇太子
改名某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广陵王从水傍享。
至册为皇太子
从今名。
丁酉。
吏部尚书平章事郑珣瑜称疾去位。
其日。
珣瑜方与诸相会食于中书
故事。
丞相方食。
百寮无敢谒见者。
叔文是日至中书
欲与执谊计事。
令直省通执谊
直省以旧事告。
叔文叱直省。
直省惧。
入白执谊
执谊逡巡惭赧。
竟起迎叔文
就其閤语良久。
宰相杜佑高郢珣瑜皆停箸以待。
有报者云。
叔文索饭
韦相已与之同餐閤中矣。
等心知其不可。
畏惧叔文执谊
莫敢出言。
珣瑜独叹曰。
吾岂可复居此位。
顾左右取马径归。
遂不起。
前是左仆射贾耽以疾归第未起。
珣瑜又继去。
二相皆天下重望。
相次归卧。
叔文执谊等益无所顾忌。
远近大惧焉。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819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潮州市
少府监胡公者。讳珦
字润博。年七十九。
以官卒。明年八月十四日
京兆奉先。夫人天水赵氏祔焉。
其子逞乃巡遇述迁造。与公婿广文博士吴郡张籍
以公之族出行治历官寿年为书。使人自京师南走八千里。
至闽南两越之界上。请为公铭刻之墓碑于潮州刺史韩愈
曰。胡姓本出安定
后徙清河。于今为宗城
贝州。大父讳秀。
武后时以文材徵。为麟台正字
宰臣。用进士卒官平阳冀氏
潭州大都督。公早孤。
能自劝学。立节槩。
非其身力。不以衣食。
凡一试进士。二即吏部选。
皆以文章占上第。乐为俭勤。
刻削。不干人。
以矫时弊。及为富平
一府称其断决。建中四年
侍郎赵赞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
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
不以一钱假人。贼平。
有司考覈。偫吏多坐贬死。
独公以清苦能检饬。无漏失。
河南仓曹魏公贾耽节镇郑滑。
公佐观察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以刚直龃龉不阿。忤权贵。
除献陵令。居陵下七年。
市置田宅。务种树为业以自给。
教授子弟。贞元十一年
吏部大选。以公考选人艺学。
以劳迁奉先令。以治办迁尚书膳部郎中
坊州刺史。州经乱无孔子
公至则命筑宫。造祭器。
博士生讲读以时。如法以祠。
人吏聚观叹息。迁舒州刺史
州岁大熟。一茎数穗。
闾里歌舞之。考功以闻。
尚书驾部郎中。数以事犯尚书李巽
时主盐铁事。富骄恃势。
以语丞相。由是退公为凤翔少尹
死。迁少大理
少詹事元和十二年
朝廷以公年老能自祗力。事职不懈
可嘉。拜少府监
兼知内中尚。明年以病卒。
公始以进士孤身旅长安。致官九卿
为大家。七子皆有学守。
女嫁名人。年几八十。
坚悍不衰。事可传载
可为成德。铭曰。
朅朅胡公。既果以方。
挟艺射科。每发如望。
人求于人。我己为之。
自始迄终。不降色辞。
因官立事。随有可载。
发迹馈军。遭谗府介。
去居陵下。为吏为隐。
坊舒之政。于兹有靳。
守官驾部。名升已屈。
跻于少府。甚宜秩物。
不配其有。君子耻之。
少府古卿。公优止之。
刻文碑石。以显公行。
维公后人。无怠嗣庆。
唐故安州刺史侍御史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81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孟氏之孤曰遵庆
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
来告曰。
月日君薨。
月日将葬于某。
敢请刻辞。
呜呼。
公自假左赞善大夫桓王司马太常少卿义成军中军兵马使
其帅魏国公耽宰相
命公左领军卫将军
事德宗顺宗今上。
立朝九年。
朝议大夫
居丧。
会用兵于赵。
起复居故官。
为左神策行营先锋兵马使
知牙而赵兵罢。
不受禄。
去金革服丧终期。
安州刺史
仍加侍御史安州防遏兵马使
柳州司马
公尝佐魏公平襄阳
梁州
立义成军。
魏公宏大恢奇。
公能以任军政。
是以又为卫将军
虔恭洁廉。
动得礼节。
伐赵之役。
坚立堡垒
誓死麾下。
法制明具。
权力无能移。
进不避患。
退不败礼。
安州迫寇攘。
多戎事。
政出一切。
吏以文持之。
故贬。
明年
用兵于蔡。
朝廷诸公洎外诸侯咸以公为请。
未及徵。
气乘肺溢为水。
浮肤而卒。
年六十。
惟公志专于中。
貌严于外。
尝立廷中毅然。
望之若图形刻像。
闻国难。
辄不寝食。
谋度愤吒。
以故病不可治。
曾祖某官讳某。
祖某官讳某。
父某官讳某。
公之讳曰常谦。
遵庆
弟曰某。
铭曰。
仲孙氏。
其世为孟。
贲勇光武
轲儒绍圣。
公传师法。
以训戎政。
执稽以庸。
咸致厥命。
济济于朝。
冕服以光。
墨非从利。
终役复丧。
忠孝孔明
子攸彰。
昔者云中。
六级下吏。
公刺于安。
法亦可议。
黜伏南荒。
豪士歔欷。
闻难以激。
去食废寐。
神乖气离。
支膈莫遂。
廷臣进言。
侯伯拜章。
帝命将施。
俄仆于京。
代山丸丸。
植柏
其名维何。
忠孝孟公
戊申己酉北中大风 元初 · 耶律铸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冲风回白日,飞砾洒青天。
富贵城西畔,珍珠河北边。
阳冰原不冶,阴火更潜然。
直澈龙荒外,萧条是野烟(和林东北斜连柯河有古城唐贾耽地志所谓仙娥河富贵城者是也仙娥河今声转为锡兰河乌孙所治赤山城西北三十里有珍珠河 文田案斜连柯河即色楞格河明人地图亦作昔令哥河者也 唐书点戛斯传回鹘牙北六百里得仙娥河河东北曰雪山地多水草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经其国而北入于海 唐书地理志中受降城入回鹘牙帐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河北岸有富贵城 又安西拔达岭又五十里至顿多城乌孙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度珍珠河